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明代浙江倭患严重,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挂陵江尽死。

——摘编自《明史·戚继光传》

(1)根据材料,概括戚继光抗击倭寇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的意义

 

(1)戚继光个人通晓文武,意志坚定,善于用兵;戚继光锐意进取,改革军制,改良武器,练兵有术;戚家军英勇善战;广大人民支持;倭寇失道寡助。 (2)打击了倭寇势力,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稳定;促进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维护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 【解析】(1)据材料“通经史大义”、“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戚继光个人,戚家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的支持和战争性质等角度加以分析。 (2)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东南地区的社会稳定,及促进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日本投降后,如何依照盟国意图处置日本军国主义、铲除远东战争策源地,并在民主化基础上实现对日本的重建和改造,是世人关注的一件大事。但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则是要实现多年来使日本臣服于美国的梦想,进而带来整个东亚地区“在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他坚持把日本作为一个整体由美国自行处置。日本投降后盟国曾就最高统帅人选问题进行磋商。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政府建议最高统帅“由美苏将领各一人担任”。美驻苏大使哈里曼怒气冲冲地说,最高统帅不由美国人担任是“不可思议的。”事后苏方收回其建议,并同中、英政府一起,同意接受美国提出的以麦克阿瑟为盟国最高统帅的意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占日本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独占日本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差官录问制度是指审理结案之后,议刑之前,对重案再次差派官员提案最问案犯的程序。宋代继承前制制定了更加完善的规则。要求录问过程皆审查案状、读示结款、核实供词,“令实则书实,虚则陈冤”。如果犯人承认所供属实,无有异同,再进行议刑程序;如果犯人在录问中称冤,则另差官别勘。对县级重案的录问一般由县令、佐集体进行。对州级重案的录问,规定由“邻州选官”录问。对命官刑案的录问,皆由上级审判机构差。官进行。京师刑案则一般选御史官担任录问官。御史台狱案差派其他部门的官员进行录问。《庆元条法事类》还规定:录问官如能驳正死罪一人,命官减磨勘二年,吏人转一资;二人者,命官转一官,吏人转二资.案有当驳之情,而录问官司不能驳正,致罪有出入者,减推司罪一等.这对于减少刑狱冤滥确实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完善差官录问制度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差官录问制度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华夏文明为标志的前现代东亚,无论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还是政治制度、贸易、经济的发展,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从而給世界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早期的西方思想界。十七八世纪英国和法国都曾经出现“中国热”,华夏文化深深渗入欧洲文明。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空前灾难之后,有见识的欧洲学者又一次面向东方,谈论起东方——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潰。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

——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1983年中央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6年,中国农村结束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改革的意义,并说明取得成效的原因。

 

查看答案

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东德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定都柏林旨在

A. 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

B. 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

C. 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 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