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了16世纪,儒家传统的“重农轻商”的价值观开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了16世纪,儒家传统的“重农轻商”的价值观开始松动,因为这一时期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经济实力的增强,在社会与文化方面开疆辟土,从而对传统的儒家价值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商人不再仅仅对士的价值体系一味地“附庸风雅”,而是通过所谓的士商“异业同道”,使儒家的“道”获得了新的意义。儒家价值在商人中间仍然得到尊重,并且受到有力的维护。从“儒贾”在明清时期的出现,以及由“儒贾”所代表的商人价值取向等方面来看,不难发现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们并非是要摆脱或挑战儒家既有的价值,而是努力地要使自己“获取利益”的行为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伦理规范、价值体系,以便名利双收。

——摘编自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材料二近代以降,“士农工商”的金宇塔状的社会等级结构初步被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十几年,一个新兴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近代市民群体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市民群体是指近代城市社会结构中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与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密切相关的市民所组成的集合体,主要包括工商业者(来源有近代外资企业的买办、新式商人、新式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学生和小业主等,他们构成了近代城市社会阶层体系。在清末民初之际,市民群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1895-1905年、1905-1911年、1911-1920年。

——摘编自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贾”在明清时期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群体的变化及其影响。

 

(1)历史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实力的增强;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重农轻商”价值观的松动;儒家思想内涵的改变;商人对传统价值观的整合等。 (2)变化:封建社会阶层体系的分解 近代新阶层体系的形成。 影响: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了近代中国城市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改变了社会价值观的取向。 【解析】本题考查“儒贾”在明清时期出现的历史背景和中国近代社会群体的变化及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儒贾”在明清时期出现的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儒家传统的‘重农轻商’的价值观开始松动”“因为这一时期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经济实力的增强”“儒家价值在商人中间仍然得到尊重”“而是努力地要使自己‘获取利益’的行为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伦理规范、价值体系,以便名利双收”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从材料中的“近代以降,‘士农工商’的金宇塔状的社会等级结构初步被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加剧”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社会群体的变化是封建社会阶层体系的分解、近代新阶层体系的形成。其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兴起、推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改变社会价值观的取向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9年,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的总理,他改变了前任总理阿登纳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在依靠美国的同时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这反映出当时

A. 美德关系的恶化

B.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C. 美苏关系的缓和

D. 两极格局趋向瓦解

 

查看答案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图为苏联工业化时期宣传其成就的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该海报

A. 客观地宣传了纺织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B. 展现了工业化促进纺织业发展的成果

C. 反映纺织业为苏联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 忽视了当时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事实

 

查看答案

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休谟认为,道德规则不是由理性创造的,而是通过演化而来的。另外,任何社会中的秩序也不是由理性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某些条件下通过演化而得到的。据此可知,休谟

A. 对法国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

B. 认为进步必须以传统为基础

C. 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D. 反对将理性作为启蒙的武器

 

查看答案

在古希腊,每个公民从出生起,要按城邦的需要来抚养和教育。于城邦无用的残疾人没有生存的权利。传说中的斯巴达立法者莱库古就不允许父母按自己意愿养育后代。古希腊人的这种行为说明了

A. 城邦是公民的最高监护人

B. 优胜劣汰的观念深入人心

C. 城邦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

D. 城邦担负养育公民的责任

 

查看答案

1960年7月,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采纳了这一建议,提出在“调整、巩固”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这一方针。强调“充实”意味着国家

A. 改善企业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B. 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

C. 压缩基本战线规模以充实轻工业

D. 充实“大跃进”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