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熊月之认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事实上起着准宗...

熊月之认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事实上起着准宗教的功能。皇帝无权阅读史官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故帝王将相惧怕史官。这种情况说明了

A. 历代帝王十分重视以史为鉴

B. 传统人伦思想制约帝王行为

C. 后世评说对帝王将相的制约

D. 帝王将相功过由史官来决定

 

C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皇帝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担心自己在史书上留下负面形象,加之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这就使得史官对皇帝的评价对于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说明青史留名是制约皇权的力量,故B项正确。“以史为鉴”的意思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与材料强调皇帝害怕自己出现负面的历史形象二者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强调古代史官在史书中评价皇帝对于皇权具有限制作用,与儒家伦理制约皇权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D项说法错误,帝王将相功过的评定与个人对历史作用有关,而不是功过由史官来决定,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居民身份结构的比例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读《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下图),该图反映了

A. 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C.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查看答案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宋代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这一做法有助于

A. 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

B. 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 政治权利向社会基层扩展

D. 削弱了地方官员的权力

 

查看答案

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模式,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这种书写模式

A. 造成了历史事实的混乱

B. 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 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要求

D. 有利于华夏民族的传承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写出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依据材料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年增长率

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

……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说明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750~1900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2%

28.1%

34.2%

53.2%

61.3%

62.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画像砖上的牛耕图       唐代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王祯《农书》书影

都江堰(四川成都)                         高转筒车图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方式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