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及其复原图

材料三: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四: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有何关系?

(2)根据材料三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

 

(1)铁制农具和牛耕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 (4)农民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重视小农经济发展;中国古代不断地改朝换代使得小农经济出现“生死轮回”。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恶金(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二“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铁制农具和牛耕推动小农经济的形成的角度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有何关系。 (2)本题根据材料三“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捆布参,此其分事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等方面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3)本题依据材料四“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国家的主要兵源、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原因。 (4)本题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生产积极性、统治者重农政策、改朝换代等方面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之际,在封建经济的内部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包括(  )

①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③明清曾经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④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入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汉初时,政府规定“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到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与士为伍”等禁令松弛,北宋时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及其子弟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朝廷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B. 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冲击

C. 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 商人中“奇才异行者”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查看答案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 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 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查看答案

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诗中“草市”出现得益于

A. 城市布局的变化    B. 市民阶层的兴起

C. 娱乐场所的出现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