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葡萄牙当时的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每岁所入(美洲白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委托进行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①正确②错误;根据材料“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③错误;从美洲掠夺白银为欧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④正确。故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

1570

1670

1780

232000

568000

450000

51000

260000

1000000

 

 

A. 英国、西班牙

B. 荷兰、葡萄牙

C. 英国、荷兰

D. 荷兰、英国

 

查看答案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 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 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 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查看答案

下列明清时期(1840年前)出现的社会现象中,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

A.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C.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 “奏章票拟,主之内阁”

 

查看答案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 农业仅赖百工    B. 百工亦为本业

C. 农工比重适当    D. 农工任其消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