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妇女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牛...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妇女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密切相关。这一节日形成和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是

A. 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 牛郎织女优美传说的无穷魅力

C. 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

D.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D 【解析】依据题干“纺织工艺”,结合所学可知,人们对于“牛郎织女”式生活的美好向往恰恰是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在社会思想领域的真实反映,因此原因是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经济基础是根源,ABC三项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 开始使用铁器

B. 注重精耕细作

C. 尚未推广牛耕

D. 雇佣关系盛行

 

查看答案

“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

A. 采集渔猎

B. 磨制石器

C. 农业耕作

D. 饲养动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变化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和新的经济、阶级关系的出现,我国逐步产生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早期维新思想,形成了早期的维新派……他们在呼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进行政治变革的相应要求

——《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资产阶级)制定出若干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工商部于1912年12月5日颁布了《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1914年1月公布了《公司条例》和《公司保息条例》,1915年公布了《农商部奖章规则》等……旨在发展实业的各种团体——“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实业协会”等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

——《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工业产生后出现了哪两次发展热潮?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两次发展热潮的外部原因。并指出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材料二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以上材料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

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图一)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图二、三)

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图一图二的现象与图三反映的现象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

(2)试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3)较之古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展览二、三的内容,谈谈古代农业对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