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管子·小问》中载“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注:酬工匠之庸,直常...

《管子·小问》中载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注:酬工匠之庸,直常三倍他处,则工人不以千里为远,皆至也。)材料说明(   )

A.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工匠很有生产积极性

B.官营手工作坊中对工匠进行技术培训

C.官营手工作坊中工匠长期在官营作坊中工作

D.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工匠有俸禄收入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桓公说:“招请良工巧匠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出三倍的工钱,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 材料说明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工匠有俸禄收入。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仁宗时,范仲淹在西北整军,神宗和王安石改革军制,都是希望在军队和统兵官之间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可是谁也不敢或者不愿触动兵权宜分的红线。这说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军权被分化的趋势               D.宰相的权力失控

 

查看答案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王建《汴路即事》中云天涯同比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上述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唐朝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       B.坊市制度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

C.草市已经广泛分布于乡村地带     D.江南地区草市发展较快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隋唐时“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材料反映了

A.集体决策机制形成    B.三省之间相互牵制

C.早期民主思想产生    D.专制皇权有所削弱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查看答案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       B.宗法制发展

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  D.中央集权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