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一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度量衡事关国家...

【历史一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度量衡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居等大计。“中国度量衡之制,创始于黄帝”。但到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1903年。清政府尝试度量衡划一。但还未及施行。便随着清政府的覆灭未果而终。稍后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也因为两制换算繁琐和政局动荡,及推广举措不力等诸多因素,仅在北平、山西两地短暂推行,便草草收场。度量衡混乱局面愈演愈烈。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统一度量衡工作又被提上重要议程。国民政府以“但求全国同律,并求世界之统一,量务求其正确,法务求其简明"为前提,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随后,作为标准制之过渡制的“一二三”市用制也应运而生。该制表述了公制与市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即:l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公尺=3市尺,它的产生是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摘編自吴森、郑展坤《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

 

(1)晚清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混乱;北洋政府度量衡改革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计量制度的传入。 (2)有利于改变度量衡混乱状况,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民众生活;为现代计量体系的构建莫定基础。 【解析】(1)从材料“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便草草收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中可以概括从答案。 (2)从材料“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改变混乱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便利生活等方面来分析出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看来,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世界近现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

时期

词汇

15.16世纪

日心说、新航路、资产阶级、新教

17、18世纪

自由主义、革命、科学理性、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

工业家、社会主义、铁路、 工程师

19世纪末

垄断、罢工、危机、进化论

20世纪上半叶

凯恩斯、法西斯、电视、战争

20世纪下半叶

“冷战”、 科技革命、“福利国家”、和平

 

——根据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三个词汇,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三个词汇和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罢御史台,设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为百官表率,协同吏部考核官员,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案。都御史为都察院长官,与六部尚书并称“七卿”。按行政区划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凡出巡的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可分别授予总督、提督、巡抚及经略等官街,督抚可不请示皇帝而“便宜从事”,在组织上仍隶属都察院,起初为临时派往某地监察,后为加强统治而国定化。清雍正元年,为避免监察机构重叠,提升监察机关职能,改变给事中制度对皇权的制约,把专察六部的六科合并于都察院,实现了科道合并、台谏合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06年,迫于内外压力,受三权分立等思想影响,清政府拟定(都察院整顿变通章程》;裁撤都御史人数总额;裁撤六科,只设给事中二十人,按行省分设二十二个道;新设都察院研究所,购买书籍及京外报纸,作为科道官员纠察裁判的参考资料。此外,新设的检察厅专管司法监察事务,都察院稽查京师地方治安的监察机构——五城兵马司被取消。清朝覆亡,都察院被废除。但其监督职能被不同的机构所继承和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先后颁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议院法》、《议院法》等,都体现了议会监察制度,行使立法、行政、舆论之监督。

——摘编自刘志勇《清末都察院改革方案设计、改革结果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都察院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监察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A. 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 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

D. 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查看答案

1878年起德意志帝国实施《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洽安的法令》,1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80年代,德国国会相继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残疾与老年保险法》,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举措

A. 完善了君主立完政体    B. 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

C. 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 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查看答案

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 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    B. 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

C. 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    D. 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