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

《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A. 报纸上出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B. 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C. 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

D. 搭乘地铁出行成为现实

 

C 【解析】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排除A;20世纪50年代,我国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排除B;民国后,西式婚俗在我国大城市开始出现,故选C;我国是1969年才有地铁,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记载,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这一现象说明

A. 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盛行

B. 洋货成为国人生活必需品

C. 天津通商开国人社会风尚变革先河

D. 西方文明逐渐影响国人的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

A. 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B. 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C. 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

D. 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以下有关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

 

查看答案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A.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B. 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C. 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的阶段

D. 新通讯技术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生活

 

查看答案

下图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报纸”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

B. 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

C. 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

D. 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