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

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B.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B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可知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B正确。民主共和观念是指中国民众不能再接受皇帝的出现,A错误。铁路是近代化的表现,材料中的效仿不是盲目的,C错误。殖民地特征是指中国受外国列强的控制,西方观念对中国的影响不等于殖民地特征,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A. 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B. 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

C. 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

D. 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

 

查看答案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A.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 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查看答案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段话

A. 认为中国近代化始于被迫开埠通商

B. 解释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C. 全面分析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D. 客观评价了西方扩张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方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问题一:古代中国与雅典政体的不同

材料一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的,不允许甚至从未想到设计个“出口”,特别市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具体地说,古希腊的制度不能从重要信息中筛去琐碎的噪音和从长远需要中筛去眼前的一时兴致。

——萨托利

(l)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些政治制度?其新的行政区划制度有何深远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缺陷是什么?

探究问题二:英美民主政治的评价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材料

材料

结论

英国组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己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美国组

一场伟大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己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

 

 

(3)上表中哪一组的结论与材料是不相符的?哪一小组的结论是错误的?你认为哪个组的材料不全面?应补充哪些史实?

(4)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

探究问题三:法德两国民主政治的差异

材料一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

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5)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6)材料二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7)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今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