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

1938,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转嫁战争负担

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强化物资管制

 

B 【解析】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国统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6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出指示,要求尚未分配土地的地区,今后应执行不没收富农的财产,以及富农有与贫下中农分得同等土地之权的新策略。这一新策略

A. 放弃了土地革命的要求

B. 有利于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C. 适应了民族革命的需要

D. 有利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局面

 

查看答案

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提到某事件“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常轨,且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是在激进的政治浪漫主义支配下人为选择的结果,因而造成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化的超前和失序’,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理,遂使矛盾愈积愈深,终于演化成一次又一次的激进运动,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现代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该事件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清末新政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A.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 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

C. 李鸿章意识到国家主权问题

D. 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 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B. 中国革命目标很多程度上适应了民众需求

C. 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 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查看答案

雍正帝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军机事务,五年后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1738年乾隆帝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了

A. 军机处逐渐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B. 政治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C. 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工具

D. 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