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大政治家”“把进化和进步的...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大政治家”“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他称赞的是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陈独秀

 

A 【解析】材料“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说明这种思想的特点是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思想是康有为的,故A项正确;孙中山、毛泽东和陈独秀都没有这种东西结合的思想特点,故BC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年,军机处章京陈炽在《庸书》中说琉球、越南、缅甸,其亡不旋踵也;日本,变法者也,而至今存也,强且富焉;暹罗、朝鲜,欲变而末变者也,其势岌岌然如不终日。下列属于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 商战

B. 自强求富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查看答案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

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          D.作者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A.重视商业                  B.重视宗教的作用

C.重视军事实力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查看答案

(题文)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概述材料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