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革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革新,还带来了整个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关注和重视。工人阶级在幼年时期,通过一些慈善学校、主日学校等学习基本的读写算,同时此类学校还类学校还注重培养勤劳虔诚的习惯。1811年托马斯·查尔斯设立了成人学校,随后读书会、图书馆、阅览室等相继建立。19世纪初兴起了技工讲习所运动,成为现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源泉。在工厂制下为了提高效率,工厂主要求工人们在前4年的每个工作日应有一定受教育的时间,1846年《工厂法》指出,工厂教育是强制性的。

——摘编自奥尔德里奇《简明英国教育史》

材料二:

恩格斯在谈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文化素质时说“我常常碰到一些穿着褴褛不堪的粗布夹克的工人。他们显示出自己对地质学、天文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某些有教养的德国资产者还要多。阅读最新的哲学、政治和诗歌方面最杰出的著作的几乎完全是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教育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工人教育对英用社会发展的影响。

 

(1)教育内容丰富(或答文化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教育覆盖面广(或答幼年学校、成人学校各年龄段全覆盖);教育顺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工人阶级自身要求学习与政府强制相结合;有法律保障。 (2)政治:推动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使英国民主制度逐渐完善。 经济: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文化:崇尚科学技术知识,提倡创新,促进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社会:工人阶级将教育看作是提高自身地位的一种工具,有利于社会稳定。 阶级:启发工人自我意识和阶级意识的形成,关注自身权利,改善自身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旧有的社会结构。 教育:推动后来国民教育的发展。 【解析】(1)特点:根据“通过一些慈善学校、主日学校等学习基本的读写算,同时此类学校还注重培养勤劳虔诚的习惯”“19世纪初兴起了技工讲习所运动”得出教育内容丰富;根据“工人阶级在幼年时期……设立了成人学校,随后读书会、图书馆、阅览室等相继建立”得出教育覆盖面广;根据“在工厂制下为了提高效率,工厂主要求工人们在前4年的每个工作日应有一定受教育的时间”得出教育顺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根据“1846年《工厂法》指出,工厂教育是强制性的”得出工人阶级自身要求学习与政府强制相结合,有法律保障。 (2)影响:根据“们显示出自己对地质学、天文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某些有教养的德国资产者还要多。阅读最新的哲学、政治和诗歌方面最杰出的著作的几乎完全是工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以及工人阶级地位提高等方面分析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面曲线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 ③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B. ④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展更迅速

C. ①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

D. ②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认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单位是无法再缩小的企业原子。在19世纪,世界经济核心部分的基本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由国家经济所构成,亦即英、德、美等国的经济。这说明

A.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基本形成    B. 保护主义取代了自由主义

C. 自由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完善    D. 国际间经济竞争逐渐加剧

 

查看答案

据记载,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A. 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 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C. 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 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查看答案

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时间

1901

1908

一战前

汽车业工人人数

1773

12400

5万多人

年产量

884

5547

2万辆

 

这些数据说明了德国

A. 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 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 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    D. 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A. 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B. 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C. 变通工具变革成为义明演进关键

D. 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义明的扩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