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韩愈等倡导“古文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以文学为政治改革服务 B. 复古秦汉以...

韩愈等倡导“古文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以文学为政治改革服务

B. 复古秦汉以前的古代散文

C. 反对内容空洞、浮夸的骈体文

D. 以文章来宣扬儒家的传统思想

 

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以文学为政治改革服务,故A项正确。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而不是复古秦汉以前的古代散文,排除B。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故C项属于形式,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也是倡导“古文运动”的形式,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 婉约派    B. 豪放派    C. 田园派    D. 花间派

 

查看答案

话本和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经济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B. 市民阶层的出现

C. 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    D. 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元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元散曲又称“长短句”    B. 元时,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C. 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    D. 元曲在宋代广为流行

 

查看答案

'宋代把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海商或船商,海外贸易繁荣是宋代经济发展极具特色的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材料二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以上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商的特征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提花法,西汉提花机能用提花束综控制上万根经纱。明代提花织机的结构更为完善。明初农工生产在政府的奖励政策下,得以迅速恢复,产量提升,手工业发达与商业的繁荣,造就了明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丝绸纺织城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促使明代蚕桑丝绸业的生产与贸易,走向商品经济与专业分工,同时提高丝绸生产的技术与质量,创造出璀璨的明代提花丝绸艺术。

——整理自阙碧芬《明代提花丝织物研究》

材料二

(英国)唯一的例外是约翰·凯发明的并于1733年取得其专利权的“飞梭”——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但是,仅有“飞梭”是不够的,于是,人们为鼓励那些促进了生产的发明,谨慎地开展了一场协调一致的运动。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提花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说明提花纺织技术对明清时期纺织业生产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英国和古代中国纺织技术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