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痰,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得).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依据材料一归纳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南开大学教授杜家骥在《概说清朝历史的特点》中指出:“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市场突破,发展为全国性互有联系的网络性市场,及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长江、沿海在清代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清代的工商业市镇在规模、数量、分布地域上又比明代扩大。”

(2)依据材料二归纳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3)依据材料三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沉重的封建剥削(或徭役赋税);自然灾害的影响;高利贷的盘剥;土地兼并严重。 (2)全国性网络市场和城乡市场网络体系形成;长江、沿海成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干线;工商业市镇繁荣。 (3)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1)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归纳得出有徭役赋税、自然灾害、高利贷和土地兼并等因素。 (2)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发展为全国性互有联系的网络性市场,及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长江、沿海在清代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清代的工商业市镇在规模、数量、分布地域上又比明代扩大”等信息归纳得出。 (3)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可以根据图示得出。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根据教材内容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威逼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查看答案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 缩小城乡差距

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 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查看答案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

C. 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 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查看答案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