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B. 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C. 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D.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重要知识点的准确理解能力。由材料中“朝廷遣官立转运使”可知材料主要阐述了宋朝的转运使,由已学知识可知转运使的设立使得朝廷(中央)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使得中央通过对地方财政管理的加强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因此D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思想己经成为社会潮流

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

《格列弗游记》描述了外科医生格列弗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国的游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

 A.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B.体现了冒险精神

 C.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     D.彰显了启蒙思想

 

查看答案

(题文)梭伦执政后,非常重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双耳陶瓶(见下图)上的画面描绘了当时阿提卡地区

A. 海外贸易的盛况

B. 收获橄榄的场景

C. 手工工场的生产

D. 灌溉系统的发达

 

查看答案

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

A. 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 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

D. 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下列对这一主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学”指西方的政治制度

B. “中学为体”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体制

C. “西学为用”指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政治制度

D. 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