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我国有一类企业:“设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等主持运营,多由现任官员兼任,其薪俸亦以官阶而定,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这类企业最有可能是
A. 在华外商企业 B. 民族资本主义 C. 洋务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
A. 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 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 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 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想是( )
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
B.主张思想自由,批判虚假说教
C.反对君主专制,但又尊崇传统
D.主张主权在民,但又有复古情结
史书上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戚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 中书省
B. 政事堂
C. 内阁
D. 军机处
“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说这番话最有可能是( )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 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 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 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 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