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帝王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

“帝王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 该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 该政策始终是古代帝王明智选择

C. 该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

D. 该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史的始终

 

C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分不开的。在封建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产业,是赋税的主要来源,也是王朝兴衰的关键,历朝统治者莫不重视。故选C。ABD均未从必要性角度考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 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 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查看答案

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明清徽商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 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B. 徽商大多追求虚荣

C. 徽商弃商从政较多    D. 徽商寻求政治庇护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这种状况最可能出现于

A. 汉代江南地区    B. 唐代关中地区    C. 宋代太湖地区    D. 明代苏杭地区

 

查看答案

某同学搜集到明代的土地登记簿“鱼鳞图册”,册中将土地山塘挨次排列绘制成图,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负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该图册是

A. 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B. 明朝政府奖励从荒的证据

C. 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D. 明朝为限制租佃关系的发展而公布的地契

 

查看答案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