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由于经济生活趋于建立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因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由于经济生活趋于建立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因而,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伊丽莎白时代是重建时代,这里,产生了大量的和有效的立法。法律要做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个简要的回答是,它试图使就业、制造方式、价格水平和海外贸易秩序化。……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废除了学徒条例、居住所法、最高工资法令等,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等。

——摘编自高德步《论近代英国的经济革命》

材料二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约增加了1.6倍。

(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以上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工业革命前,国家干预(重商主义);工业革命后,自由放任。 (2)贸易格局由英国垄断(英国是世界工厂)到欧美多中心;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因素:工业革命;经济政策;交通、通讯手段的发展革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政治制度等。 【解析】(1)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及材料“17世纪初,由于经济生活趋于建立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因而,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废除了学徒条例、居住所法、最高工资法令等,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等”归纳总结。 (2)从材料“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可归纳出其“变化”: 贸易格局由英国垄断(世界工厂)到欧美多中心;世界贸易迅速发展。联系所学,从政治、经济、科技进步、市场的变化等角度分析其“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代中国近300年间,经济变迁很大。从明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新的经济因素在萌生,传统的封建经济依然顽固。新旧交迭,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明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向前发展的。

要求:围绕转变中的明代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是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台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并在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材料表明

A. 工业化是近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B. 机器工业完全取代了手工作坊

C. 小农经济已不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D. “实业救国”的热潮已蓬勃兴起

 

查看答案

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并获得清政府许可后,织布官局得以迁往武昌。这表明

A. 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

B. 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

C. 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

D. 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某段时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总值变化(单位:万两).请问在表格所示X年Y年做功、这段时间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是(  

项目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X年输入总值

90000

3500

9600

520

2800

Y年输入总值

240000000

110000000

4900

150

0

A.产生        B.初步发展        C.短暂春天        D.较快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