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主要考查考生对维新思想背景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A、C两项表述都是无关项,对材料内容解读不正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主要原因,均排除;D项是梁启超注重易服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正是因为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所以他主张易服,根本目的是为维新变法制造氛围,D项排除,B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查看答案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查看答案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查看答案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赵尔巽,清朝遗老。1914年受中国古代修史传统的影响,袁世凯邀请赵尔巽出任清史馆馆长,令其主持编纂《清史稿》。赵尔巽所聘主要撰稿者大多功名出身,国学底蕴较深,有的是当世公认的专家学者,同时多为清朝遗老,歌颂清朝、宣扬忠君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清史稿》的编纂初期筹备工作细致,进展也较为顺利。然至1917年夏,张勋复辟,战事一开,清史馆闭馆数月。后来恢复,勉强维持,经各方努力,1926年秋全稿粗具,商定三年终审定稿。1927年中,赵尔巽因病突然提出全稿立即付印,并筹措大量资金托人刊印。当年九月,赵尔巽病逝,政局动荡,刊印之期最终缩为十个月。这样,大量书稿来不及审阅修正,甚至根本没有审定,即付刊印。

——据邹爱莲、韩永福、卢经《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对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俄罗斯外交文件显示出,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美、苏两国领导人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考虑在东亚建立新的秩序。斯大林关于朝鲜的主要考虑是要确保朝鲜半岛不再成为将来对苏联远东安全和利益产生威胁的基地和跳板。……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接受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明显不能实现的建议,就是对战后朝鲜实行托管,借此在美、苏两国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出于苏联与美国在亚洲合作的考虑,1945年8月,斯大林同样接受了美国在最后时刻提出的关于以北纬38°线为界将朝鲜分成两部分来接受日本投降的建议。一旦朝鲜半岛被分成美、苏两个占领区,朝鲜重新统一的机会就变得非常的渺茫。

——孟涛《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