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了政权。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四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科举制对宋朝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血缘、门第、等级。 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2)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3)风气:重视读书和教育,重视文化。 观念:读书高贵,读书是晋身之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材料一反映的是先秦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实际上是贵族政治;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重“孝廉”,德才皆备,因此标准从门第到德才皆备,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2)注意材料信息“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可知说明科举制度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3)根据材料信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可知是指科举制推动了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把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结合起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40.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55.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

A. 显露革命苗头

B. 政治近代化滞后

C. 军国主义强盛

D. 没有代议制特征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  )

A. 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 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

C.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    D. 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

 

查看答案

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

A. 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B. 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C. 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 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说: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如何设计中央和各州的纵向分权机制,以使国家兼具有自由和力量?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做法是推行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共和制

D. 三权分立

 

查看答案

186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推动议会改革,主张扩大选举权。他被指责为自己阶级利益的叛徒”“在激烈斗争中丧失原则的机会主义者。由此可知,在当时的英国(   )

A.代议制可反映多数国民的利益         B.资产阶级日趋保守

C.自下而上是民主化的主要形式         D.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艰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