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 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 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 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C 【解析】君主专制制度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而王阳明的学说认为人应通过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达到道德的最高要求,试图先保证认识的正确性,然后才将这种认识见诸实践,知行合一,二者恰好相反。故B项错误。题干说“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结合所学知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良知人人具有,要把自觉之知推及知行合一,以良知支配行为。故C项正确。“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是程朱理学的观点,与题目表述和王阳明思想均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A. 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B. 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C. 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 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

 

查看答案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查看答案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 儒家思想有助于提高政治地位

C. 儒家经典推动科举制度发展

D.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A. 儒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道家思想

 

查看答案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