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德国记者、作家施特凡·舒更说,在德国,全盘否定纳粹,早已成为社会共识。
1966年,德国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就曾说道:“那些否认我们对犹太人和以色列国负有特殊义务的人,不仅是历史上和道德上的盲人,也是政治上的盲人。”历届德国政府和总理对以色列恪守特别的安全承诺,一直履行对大屠杀遇难者家属的赔偿和对战争罪犯的追责。为真诚表达赎罪态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现任总理默克尔在以色列国会的历史性演讲中鞠躬致歉。
2017年8月初,德国一家地方检察院裁定,现年96岁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记账员奥斯卡·格伦宁身体状况可以支撑其入狱服刑,并驳回其缓刑申请。
正是这样的彻底反思,让德国重新赢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彻底反思,帮助德国卸下沉重的历史包袱。
——据2017年8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从展览看德国对战争罪行的反思》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反思纳粹暴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德国反思纳粹暴行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太祖在建国伊始,就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一些高级将领的兵权,把他们“恭送”出权力中心。随后规定“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太祖一朝,除宰相、掌管財政的三司(铁盐、度支、户部)使都用文人外,就连军事行政最高长官、“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的框密使也基本上用文人。
赵匡胤设立“誓牌”,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等一系列举措,确立了读书人在政权中的重要地位。
一—据《赵匡胤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一确立了文官体制》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相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和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清华大学教授陈来《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整理
上表是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与西方近代主流价值观的比较简表。从表中提取任意两条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要求:概括准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2015年,美国GDP占世界比重由2000年的20.6%下降至15,7%,进入21世纪,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策动了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一系列动乱和冲突,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美国国防支出过度扩张,2000~2010年,美国军费开支占世界总量比重都在40%以上。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自身陷入持续低速增长期。2008-2415年期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4%,运远低于1990-2000年的3.4%。美国联邦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中,一般性政府债务相对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54.7%升至2008年的76.1%,到2012年已达到103%。
材料二从历史的角度看,21世纪头50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从国际视角看,国际政治经
济格局呈现南方国家上升、北方国家下降的趋势,这是“天时”机遇。目前,中国已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同时也是C20各国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成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交汇节点,它们之间的桥梁和渠道。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周边大国发展是中国的“地利”机遇。中国周边的六大国—俄、印、巴、印尼、韩、日,除了日本属于衰落型大国之外,其余都属于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外交之路,创造了遍布全球的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世界绝大多数大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和”机遇。
以上材料均据胡鞍钢《美国正陷入“保罗·肯尼迪陷阱”》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头50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原因和影响。综
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大国兴衰的启示。
著名历史学家列奥波德·冯·兰克说:“历史学向来被认为有批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得于将来的职能,对于这样重任,我不敢期望,它只不过是说明事件的本来面目而已。”据此可知,列奥波德·冯·兰克认为历史
A. 应客观反映事件的面貌
B. 不应具备社会教化功能
C. 须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
D. 应重视原始史料的价值
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导致第三次“柏林危机”出现。事件最终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结束。这体现了
A. 柏林从此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B. 美苏冷战期间对抗与妥协并存
C. 美苏冷战对峙期间的紧张状况
D. 美国对西欧控制能力开始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