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清华大学教授陈来《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整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清华大学教授陈来《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整理

上表是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与西方近代主流价值观的比较简表。从表中提取任意两条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要求:概括准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不同点一;在责任与自由的关系上,中国强调责任先于自由,西方强调自由先于责任。 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突出伦理道德意识,形成了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西方近代以商品经济为主,突出个人的价值与作用,追求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不同点二:在义务与权利的关系上,中国强调义务先于权利,西方强调个人权利第一。 原因: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保障个体的生存,对他人、集体的义务为获得个人权利的前提;西方近代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利益,保降个人财产和自由、权利成为社会共识。 不同点三:在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上,中国强调群体高于个人,西方强调个人优先于群体。 原因:中国古代稳定的农耕经济导致了稳固的宗法血缘关系,将个人置于宗法血缘关系的网络之中,使个人成为利益相关的群体中的一员,强调个人对集体的贡献和集体对个人的保护;西方近代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崇尚个人竞争、个体自由,形成了个人权利优先的意识。 不同点四:在和谐与冲突的关系上,中国强调和谐高于冲突,西方强调个人自由,易导致利益冲 突。 原因:中国古代以以农耕为主,宗法血缘关系相对稳定形成了错综复杂、相互关联的人际关系,基于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需要,强调共同体内部、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和谐,以保障共同的利益;西方近代的资本主义突出自由、竟争、最大限度地获取财富,导致了个人与他人、不同社会和区域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形成了弱肉强食的从林法则,于达到和谐(以上四种答案任答其二、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信息确定主题。如根据材料中的“责任与自由”一栏的信息可以看出,在责任与自由的关系上,中国强调责任先于自由,西方强调自由先于责任。根据材料中的“义务与权利”一栏的信息可以看出,在义务与权利的关系上,中国强调义务先于权利,西方强调个人权利第一。同样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在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上,中国强调群体高于个人,西方强调个人优先于群体;在和谐与冲突的关系上,中国强调和谐高于冲突,西方强调个人自由,易导致利益冲突。然后从表中提取任意两条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史实分析其原因。要做到对材料信息概括准确,论证过程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2015年,美国GDP占世界比重由2000年的20.6%下降至15,7%,进入21世纪,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策动了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一系列动乱和冲突,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美国国防支出过度扩张,2000~2010年,美国军费开支占世界总量比重都在40%以上。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自身陷入持续低速增长期。2008-2415年期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4%,运远低于1990-2000年的3.4%。美国联邦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中,一般性政府债务相对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54.7%升至2008年的76.1%,到2012年已达到103%。

材料二从历史的角度看,21世纪头50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从国际视角看,国际政治经

济格局呈现南方国家上升、北方国家下降的趋势,这是“天时”机遇。目前,中国已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同时也是C20各国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成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交汇节点,它们之间的桥梁和渠道。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周边大国发展是中国的“地利”机遇。中国周边的六大国—俄、印、巴、印尼、韩、日,除了日本属于衰落型大国之外,其余都属于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外交之路,创造了遍布全球的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世界绝大多数大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和”机遇。

以上材料均据胡鞍钢《美国正陷入“保罗·肯尼迪陷阱”》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头50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原因和影响。综

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大国兴衰的启示。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列奥波德·冯·兰克说:“历史学向来被认为有批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得于将来的职能,对于这样重任,我不敢期望,它只不过是说明事件的本来面目而已。”据此可知,列奥波德·冯·兰克认为历史

A. 应客观反映事件的面貌

B. 不应具备社会教化功能

C. 须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

D. 应重视原始史料的价值

 

查看答案

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导致第三次“柏林危机”出现。事件最终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结束。这体现了

A. 柏林从此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B. 美苏冷战期间对抗与妥协并存

C. 美苏冷战对峙期间的紧张状况

D. 美国对西欧控制能力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

在1870年到1913年间,英国海外投资年均回报率为5.72%,国内投资年均回报率为4.60%。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投资回报率要比英国国内高出50%,在加拿大和美国投资的回报率则要高出60%。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英国

A. 率先开始了大规模资本输出

B. 资本输出以欧美为主要场所

C. 工业制造业的步伐相对放缓

D. 丧失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自耕市民的非长子没有继承权,只有靠从军征战去为自已赢得土地,同时也只有通过战场为自己贏得片草寸土之后,他们才有资格取得充分的罗马公民权。罗马法的上述规定

A. 扩大了自耕市民长子的政治经济地位

B. 有利于罗马的扩张和巩固

C. 推动了罗马公民群体范围的不断扩大

D. 促进了罗马农业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