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2015年,美国GDP占世界比重由2000年的20.6%下降至15,7%,进入21世纪,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策动了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一系列动乱和冲突,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美国国防支出过度扩张,2000~2010年,美国军费开支占世界总量比重都在40%以上。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自身陷入持续低速增长期。2008-2415年期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4%,运远低于1990-2000年的3.4%。美国联邦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中,一般性政府债务相对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54.7%升至2008年的76.1%,到2012年已达到103%。
材料二从历史的角度看,21世纪头50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从国际视角看,国际政治经
济格局呈现南方国家上升、北方国家下降的趋势,这是“天时”机遇。目前,中国已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同时也是C20各国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成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交汇节点,它们之间的桥梁和渠道。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周边大国发展是中国的“地利”机遇。中国周边的六大国—俄、印、巴、印尼、韩、日,除了日本属于衰落型大国之外,其余都属于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外交之路,创造了遍布全球的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世界绝大多数大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和”机遇。
以上材料均据胡鞍钢《美国正陷入“保罗·肯尼迪陷阱”》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头50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原因和影响。综
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大国兴衰的启示。
著名历史学家列奥波德·冯·兰克说:“历史学向来被认为有批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得于将来的职能,对于这样重任,我不敢期望,它只不过是说明事件的本来面目而已。”据此可知,列奥波德·冯·兰克认为历史
A. 应客观反映事件的面貌
B. 不应具备社会教化功能
C. 须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
D. 应重视原始史料的价值
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导致第三次“柏林危机”出现。事件最终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结束。这体现了
A. 柏林从此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B. 美苏冷战期间对抗与妥协并存
C. 美苏冷战对峙期间的紧张状况
D. 美国对西欧控制能力开始下降
在1870年到1913年间,英国海外投资年均回报率为5.72%,国内投资年均回报率为4.60%。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投资回报率要比英国国内高出50%,在加拿大和美国投资的回报率则要高出60%。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英国
A. 率先开始了大规模资本输出
B. 资本输出以欧美为主要场所
C. 工业制造业的步伐相对放缓
D. 丧失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
罗马法规定,自耕市民的非长子没有继承权,只有靠从军征战去为自已赢得土地,同时也只有通过战场为自己贏得片草寸土之后,他们才有资格取得充分的罗马公民权。罗马法的上述规定
A. 扩大了自耕市民长子的政治经济地位
B. 有利于罗马的扩张和巩固
C. 推动了罗马公民群体范围的不断扩大
D. 促进了罗马农业不断发展
有学者指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单个的缺乏重工业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结合,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手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该学者意在论证三大改造
A. 弥补重工业的不足
B.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 促进了工业化建设
D. 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