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考·选举考》载,北周时期,掌管选举的“苏绰为六条诏书,其四曰:擢贤良。绰深思本始,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制,其所察举,颇加精谨。及武帝平齐,广收遗逸,乃诏山东诸州,举明经幹理者,上县六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这反映出北周时期
A. 世族门阀制度受到抑制
B. 高姓大族失去选官资格
C. 选官考试依据儒学经典
D. 所选官员具备真才实学
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全面“复古政制”成为时代的必需。汉武帝的实践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为传统王朝确立了基本的礼制模式。汉武帝确立的“礼制模式”
A. 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 使儒学具有了纲常伦理色彩
C. 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 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有学者指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这一封邦建国体制,以卿大夫和士组成的侯的“国”为基础,这就是后来儒家在东周礼崩乐坏之后,为恢复西周礼制而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家”和“国”放在“天下”之前的重要缘由。这说明
A. 周王通过诸侯和卿大夫直接控制地方
B. 先秦时期礼乐制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
C. 诸侯和卿大夫逐步取得了天子的权威
D. 儒学产生于恢复传统礼制的过程之中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
材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宗旨和作用是:稳定国际汇率,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进行全球化的发展援助,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该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宋鸿兵《货币战争》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稳定国际汇率”的?并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20世纪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材料三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致力于消除地区间的贸易壁垒
——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 创办人 | 企业名称 |
上海 | 方举赞 | 发昌机器厂 |
南海 | 陈启沅 | 继昌隆缫丝厂 |
天津 | 朱其昂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而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现代中国则奋起直追,使中国符号不断诞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指出中国在这一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2)列举19世纪西方科技重大成就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分析其影响。
(3)近代前期(1840-1919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指出中国在引进西方科技和先进思想方面的两件重大事件。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举世瞩目。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航空航天、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