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苏联官僚主义的习惯势力,以党的领导干部为主体...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苏联官僚主义的习惯势力,以党的领导干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对自由交流知识的限制和缺乏激励个人发挥主动性的制度,这一切使它在迎接未来的高技术革命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为此

A.斯大林推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勃列日涅夫实行新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发起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批判

D.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以党的领导干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对自由交流知识的限制和缺乏激励个人发挥主动性的制度”这是斯大林模式政治体制的弊端,结合所学,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适应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 加强英国在国际金融领域支配地位

C. 确立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查看答案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下列关于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78年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B. 1980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1984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查看答案

电影《列宁在1918》中出现了运粮的红军战士途中晕倒的画面,再现了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严重缺粮的情况。为解决前线粮荒,苏俄政府

A. 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B. 要求农民交粮食税

C. 广泛建立集体农庄

D. 全面推广种植玉米

 

查看答案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 中国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评论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    B. 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

C. 这与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关    D. 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