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38-1953年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印刷了三百零一次,共四千两百八十万册,被译成了六十七种语言,印数最多的是俄文版。这一现象是
A. 政治体制的产物
B. 史学繁荣的标志
C. 国际斗争的需要
D. 社会主义的胜利
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先后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
A. 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
C. 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D.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
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古代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这表明
A. 智者的出现有必然性
B. 政治的取舍决于辩论
C. 决策的科学在于制度
D. 雅典的民主重视程序
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A.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B. 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D. 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读表:《1949-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B. 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
C. 中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D. 科教兴国战略提升了教育的质量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之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从1937年的3万多发展到121万。这一变化
A. 决定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C. 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D. 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