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政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

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政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这次考试

A. 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

B. 折射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C. 充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

D. 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了人才基础

 

B 【解析】根据1904年科举考试的内容可知,说明科举制已从古代选士考试制度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型,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该次科举考试折射近代中国科举内容的变化,而不是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排除A。材料反映了该次科举内容出现符合时代要求的题目,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体现,而不是充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排除C。清末新政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了人才基础,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存于河北定州的元代清真寺汉文碑记《重建礼拜寺记》认为:伊斯兰教奉行的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席、朋友之信与儒家五伦;伊斯兰教的真主与儒经中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五功与儒家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没有什么不同。这一见解

A. 显示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高度融合

B. 有助于穆斯林群众与汉族群众的文化认同

C. 印证了元代中国开放、平等的包容性文化

D. 标志着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

 

查看答案

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这主要是因为

A. 商业经济的繁荣

B. 教育事业的发展

C. 政治体制的改革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晁错意在

A. 主张实现农工商的协调发展

B. 指出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危害

C.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政策调整

D. 批评官员以及百姓的趋利心理

 

查看答案

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同辈的兄弟姐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呼兄姐,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先秦宗法制

A. 蕴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

B. 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

C. 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 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但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与他们的领袖,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

——摘编自屈勒味林《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颁布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和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铁骑军”的来源及选拔军官的标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