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前因八股机文,积弊太深,特谕令改试策论。”诏令一出,大学士刚毅立即反对说:“此...

“前因八股机文,积弊太深,特谕令改试策论。”诏令一出,大学士刚毅立即反对说:“此乃祖制,不可轻废。”这段材料反映出

A. 废除科举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B. 对于八股文的积弊已达成共识

C. 戊戌变法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

D. 中国知识分子只接受传统教育

 

C 【解析】从材料可知,诏令下达改八股文为策论,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期间的教育改革;大学士刚毅持反对态度,说明戊戌变法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时代的要求,故A项错误;B项的“达成共识”错误;材料只涉及了朝中一些大臣对变法的态度,无法得出中国知识分子只学习传统教育,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120年前,清朝光绪帝下达《明定国是诏》曰:“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以下对其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A.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触动了封建制度的根本

C. 废除了腐朽科举制度

D. 挽救了清末统治危机

 

查看答案

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随后颁行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这些做法

①是对洋务运动的根本否定

②从法律上规范工商业者的行为

③顺应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④迎来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工业化“总是与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下列改造社会习俗,促进日本工业化的是

A. 尊王攘夷

B. “黑船事件”

C. 废藩置县

D. 文明开化

 

查看答案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B.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查看答案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无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协助)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做法律行使之,国家之岁入岁出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每年列入预算。”这表明

A. 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B. 日本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

C. 日本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

D.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取得彻底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