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材料二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仁宇尤其强调“1689年”的理解。

 

(1)理由: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商业缺乏法律保障;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 影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未能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差异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政策仍以重农抑商为核心;儒家传统观念固化,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英国:君主权威不断削弱,人治社会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商业资本的膨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传播。 (3)理【解析】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政治确立君主立宪制,这意味着法权至上原则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建立信用体系,要求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理由:根据材料“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民法及公司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是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商业缺乏法律保障;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结合明朝的时代背景分析,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未能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根据材料一“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可知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二“光荣革命前后”结合时代背景从当时中英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政策仍以重农抑商为核心;儒家传统观念固化,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英国:君主权威不断削弱,人治社会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商业资本的膨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传播。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1689年是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了限制王权,1689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意味着法权至上原则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建立信用体系,要求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   中国(农耕文明的余晖)   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   经济   农耕文明顶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手工工场时期   政治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反教权、反专制王权的资级革命,资级代议制在少数国家确立   文化   理学占统治地位,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出现;鄙薄科技   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   对外交往   由开放到封闭,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抗击外来侵略,捍卫领土主权   重商主义、海外贸易 早期殖民扩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尽管未在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到底,但却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等。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

A. 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

B. 使发达国家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C. 便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

D. 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查看答案

在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时,罗伯斯庇尔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罗伯斯庇尔说:他们不下判决,他们像闪电一样予以打击;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这一主张

A. 体现了司法制衡民主的理念

B.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

C. 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

D. 蕴含了坚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

 

查看答案

1906年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授意下,国会通过了《郝伯恩法》,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说明当时的美国是为了

A. 限制及消灭垄断资本

B. 整顿社会经济秩序

C. 削弱外国铁路势力

D. 开创新的发展模式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

B. 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

C. 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

D. 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491957年上海工业发展状况统计图。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上海重工业的增长率低于轻纺工业    B. 突出体现一五计划建设的特点

C. 上海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得到了改善    D. 说明上海工业经济的发展明显好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