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觐见王上,而国王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认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3)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材料一所述的目的是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天主教;材料二、三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 (3)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殖民地,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不可能存在“公平交易”。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了东西方交通要道,再加上哥伦布深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亚洲的印度和中国,故其选择了向西航行。 (2)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问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陛下可以统治此间”“获得黄金”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殖民者的掠夺本质进行判断。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是对当地人民的殖民和奴役,是赤裸裸的剥削,它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为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物质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笫一次从欧洲封建堡垒中打开了缺口……英国面临来自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作为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源头国家,英国资本主义的诞生,需耍极强的力量反抗霸权并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文木《欧美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1893年,埃米尔·巴比埃写了《在金元帝国旅行》一书,指责美国商品(火车头、煤、丝织品、水果、棉花以及美国的葡萄酒)已充斥欧洲。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写道:“美国从一件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东西”,美国已成为旧大陆的一个可怕的对手,“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着在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至18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概括形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所述状况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德意志帝国宰相的地位与职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持政府工作

B. 是内阁首脑

C. 由选举产生

D. 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查看答案

“……如养老之制、育儿之制,周恤废疾者之制、普及教育之制,有相辅而行之性质者,皆当努力以求其实现。这主要体现了新三民主义它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自由主义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的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A. 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B. 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 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

D. 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查看答案

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说: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麦迪逊

A. 反对直接民主    B. 反对民主制度

C. 主张集权政治    D. 否定公民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