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改革和解放是两项往往互相矛盾的任务,不过都必须加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改革和解放是两项往往互相矛盾的任务,不过都必须加以完成。为了摆脱西方强加给中国的枷锁,中国首先需要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使自身“西方化”。中国花了很长时间,历经了许多磨难,经过许多犹豫和实验,才终于弄清楚奋斗的含义。它要学做的两件事都非常困难。西方“蛮夷”无疑必须被驱逐出去,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评分标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采用整体评分法。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焦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一:单靠学习西方科技是无法挽救民族危亡的。 阐述: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兴办了一批近代军用和民用工业,建成了三支海军,还创办了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再如: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始终没能发展壮大,也没有达到救国的目的。 示例二: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阐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示例三:没有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单靠实现现代化也无法救中国。 阐述:近代中国,有识之士不断地追求现代化,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民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例如:以“师夷长技似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为目标的辛亥革命,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等。但由于没能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些努力都没有达到救国的目的。 【解析】阅读材料,根据“西方‘蛮夷’无疑必须被驱逐出去,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提炼出观点: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然后结合我国近代争取民族独立,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等方面论述。也可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论述史实准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7世纪初,荷兰的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取消金属币兑换义务而发行纸币的银行,这也是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同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此诞生。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是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突出特征。

在19世纪,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作为主要参战国,英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金融环境也极不稳定。与此同时,美国由于远离战火的干扰,并且作为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和技术也较为先进,因而大发“战争财”,从而使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尤其是“马歇尔计划”等的实施,使美元取代英镑,确定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国际金融中心有着向亚洲漂移的态势。

——摘编自吴晓求《历史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荷兰和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原因上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并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的挑战及影响。

 

查看答案

1959年9月,艾森豪威尔在巴黎对戴高乐说,法国搞原子弹无法赶上苏联的水平,所以谈不上法国原子弹的威慑价值。戴高乐反驳说,法国只要有能够杀死敌人一次的原子弹就够了,到那时敌人即使有十倍的手段也无济于事。这表明

A. 美国试图维护其一家独大的核武器垄断地位

B.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呈现出了分化的趋势

C. 法国挑战美国地位以争夺欧洲联合的领导权

D. 欧共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提升了法国政治地位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中期,当工业革命刚起步时,德国的第一条铁路便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铁路建设迅速发展,到1872年,全国铁路总长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业。这一特点主要基于德国

A. 国内政治局势的需要

B. 军国主义传统的延续

C. 原有工业基础的雄厚

D. 争夺欧洲霸权的野心

 

查看答案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他保留了共和国传统的官职和政府形式,但政府所有重要的政令都出自他手,常备军将领也只对他一人负资。据此可知,当时的罗马帝国是

A. 军事政治集权的共和政体

B. 军人皇帝的专制独裁政权

C. 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混合物

D. 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越地域的专业性、综合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开始在我国农村通现出来,有流通领城的国营公司、代销社和新组建的各种专业公司与农户的联合,有国家设在农村的技术推广单位、农垦企业与农户的联合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

A. 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足

B. 弱化了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方式

C.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D. 加快了农村土地经营所有权有偿转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