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3年贝克特创作了无声独幕剧《非我》。剧中,一个声音——看上去只是聚光灯照着...

1973年贝克特创作了无声独幕剧《非我》。剧中,一个声音——看上去只是聚光灯照着的一张嘴——努力停止讲话,但又停不下来。该剧把人的意识描述成祸殃之源,但同时也肯定了人们在绝望中求生的精神。据此,可以判断此剧的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浪漫主义出现在法国17世纪的欧洲,主张描摹理想的事物,时间点与材料不符,因此排除。现实主义出现在18世纪的欧洲,主张描写刻画现实,本题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和感觉,因此排除B选项。C选项印象主义是绘画领域的,不是戏剧的;材料强调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感觉,是典型的现代主义戏剧。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视剧《大国医》获得观众好评,出品人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认为,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能够获得多方青睐,除了主创人员的出色表现外,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中医国粹文化的渴求和回归。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九章算术》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 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 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 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 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

A. 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B. 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C. 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查看答案

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风俗画,刻画习俗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具备

 

查看答案

1864年,沙皇签署法令,正式开始实施司法改革。之后,俄国一公民有一诉讼案件,将可以实现

①实行公开审判

②可以请律师

③按等级进行审理

④可由陪审团陪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