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

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年苏锡常镇的生丝总量为355335斤,洋行四处派人收购。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这种洋财属于(  )

A.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C.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财”是指洋行四处派人收购中国农产品,给农民带来的利润。苏南地区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与“洋财”无关,故A项错误;洋行是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故B项正确;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与“洋财”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故 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对这一年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的统计结果

对上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 农业地区的国家福利制度、措施比工业地区完善

B. 农业地区的医疗水平比工业地区先进

C. 有助于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D.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

B. 有利于打破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 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 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 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 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 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 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查看答案

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 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B.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 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 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查看答案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材料我们知道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 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 西方国家的侵略

C. 人口压力的承重

D. 农耕经济的落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