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这说明(     )

A当时的法律已日趋健全         B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C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查看答案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查看答案

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我国许多地方至今有乞巧节,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自家的庭院里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牛郎织女传说以及乞巧习俗不能反映的是

A. 古代社会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B. 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C. 古代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的价值取向    D. 人们对田园牧歌世外桃源生活的追求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中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

1:28

德国

1:32

英国

1:57

俄国

1:107

 

 

材料二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四它(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大战期间,日本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带来了的后果。

(2)据材料二、三分析一战对英法的影响。

(3)据材料四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及结果。

(4)据材料三、四概括一战对美日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中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

材料二照片中英国首相张伯伦自慕尼黑回国,声称已赢得“我们时代的和平”。

(1)材料一中的狗代表哪一个国家?这只狗为何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吠叫?

(2)根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那只“狗”不会咬人的证据。

(3)请你对这只“狗”的行为作一评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