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外交部授权宣布:从1916年2月起实施...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外交部授权宣布:从1916年2月起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材料二威尔逊总统在4月2日一次两院的联席会上发表了一篇雄辩的演说,号召美国加入欧洲战争。他说:“为了民主,世界必须安全。”

材料三罗斯福:“昨天,美国遭到了日本蓄意的猛烈攻击……现在我宣布:美国和日本帝国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

材料四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采取的战略是基本一致的,在欧洲的硝烟中大发横财……在20世纪上半期,美国的对外战略是最成功的。

材料五华盛顿的外交传统终于在20世纪中期被彻底抛弃,……美国有责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请回答:

(1)材料一“无限制的潜艇战”主要针对哪些国家?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联系?

(2)美国“加入欧洲战争”(一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遭到了日本蓄意的猛烈攻击”是指什么事件?分析其背景和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美国在两次大战爆发后的基本对外战略指什么?

(5)材料五中华盛顿的外交传统指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说明美国对外政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协约国(英法俄等国)。成为美参加一战的借口(直接原因)。 (2)为了夺取世界霸权和战利品;保证战争贷款能够收回。 (3)事件:珍珠港事件。背景:日本执行南进战略,在东南亚扩张;引起美国制裁,日美矛盾激化。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4)先“中立”后参战。 (5)孤立主义。 (6)以国家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无限制的潜艇战”主要针英法俄等协约国,这是基本识记点。“无限制的潜艇战”是美国参加一战的借口,所以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主要突出是因果关系即可。 (2)美国“加入欧洲战争”(一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即一方面为了夺取世界霸权和战利品,另一方面是保证战争贷款能够收回,发战争财。 (3)“美国遭到了日本蓄意的猛烈攻击”是指日本偷袭珍珠港即珍珠港事件,背景主要突出美国制裁等因素致使日美矛盾激化,所以日本才偷袭珍珠港。影响主要突出美国也卷入了二战,从而使二战达到了最大的规模之类的答案均可。 (4)美国在两次大战爆发后的基本对外战略均是先保持“中立”同交战双方后做生意卖军火等,后来均又参战捞取战争的胜利品等。 (5)华盛顿的外交传统是指美国一直所推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6)任何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均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这是基本历史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下图所反映的两次国际会议的有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

B. 核心议题是盟国协同对法西斯作战

C. 英、美等国首脑参加

D. 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这主要基于

A. 莫斯科保卫战击败德军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C. 中途岛海战打败了日军

D.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查看答案

1941年12月7日清晨7时55分,日本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疏于防范,损失惨重。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B.日本为了取得战争主动权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美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查看答案

不列颠之战时,在大火冲天的伦敦,英国人表现出非常幽默的一面。一家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餐馆的门上,“照常营业”的招牌依然在诱惑着顾客。英国妇女们响应丘吉尔的号召,积极参加各行各业的劳动。这说明了(  )

A. 英国人唯利是图

B. 部分英国人没有爱国心

C. 英国人士气高涨

D. 英国人对战争置若罔闻

 

查看答案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

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