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古代中国中后期,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唐宋时期“东南之田,所种惟稻...

在古代中国中后期,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唐宋时期“东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明朝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甚至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的状况,还有一些地方因“为稻利薄,蔗(甘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这种状况的出现造成的深远影响是

A. 使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松动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

C. 促使民众衣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D. 使棉布开始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

 

B 【解析】材料信息是:唐宋以来江浙地区由种植水稻为主变为多种棉花和甘蔗。这一状况促进了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没有松动,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民众的衣食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部分地区种植棉花,不能得出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太祖说:“四民之业,莫劳于农,观其终岁勤劳,少得休息。时和岁丰,数口之家犹可足食。不幸水旱,年谷不登,则举家饥困。”这反映出

A. 明朝初年,政府鼓励垦荒,重视农业生产

B. 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C.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D. 水旱灾害成为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该材料记载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白渠

D. 龙首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悦)之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商鞅能与秦孝公“语数日不厌”且受到重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两者对变法的评价有何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将债务人失去的全部土地所有权归还债务人……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利仍旧很有限。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以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总之,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全球通史》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梭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平民和工商业者利益的改革措施?这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对待旧贵族态度如何。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据《史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即“卖”)”的原则。这实质上反映了商鞅

A. 废除分封制、实行集权制

B. 加强思想上的统一

C. 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D. 确立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