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俄再次结为同盟

B. 中俄在世界事务中拥有决定权

C. 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美国再也无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 【解析】试题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夸大了中俄两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D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局部战争的外部因素是

A. 领土纠纷

B. 民族、宗教矛盾

C. 地区霸权主义

D. 美苏等国干涉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中期发生的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冲突中,一方自称为是一次联合国主持下的警察行动,另一方的数十万军队采用了志愿军的微妙措辞。这一冲突是(   )

A.美苏双方于远东的直接交战 B.美苏冷战出现的第一次高潮

C.北约与华约全面对峙的产物 D.冷战全局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查看答案

海湾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依据是(  )

A. 美国打败了伊拉克

B. 海湾战争的胜利突出了美国的领导作用

C. 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D. 欧盟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杜鲁门总统命令美国海军、空军向南朝鲜提供援助,同时向台湾海峡派遣第七舰队向台湾提供军事保护,并打着联合国招牌纠集15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

A. 通过武力方式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B. 维护世界和平

C. 实现霸权的需要

D. 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从1991年到2010年9月,巴以之间虽有大规模流血冲突,但巴以及有关各方领导人进行了多次和谈,以解决中东问题,由此表明

A. 中东和平进程进展顺利

B. 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C. 双方的矛盾已经化解

D. 美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