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冷战后关于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阅读材...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冷战后关于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材料二美国《外交》杂志的编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是继1947年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之后最富有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二战后初期,作为美国外交官的乔治•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联必须有“一种长期的”,“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的政策。)

材料三国际上也有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材料中两种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列举美国实施乔治•凯南“遏制”政策的表现。

(2)依据材料归纳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并简要评价。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相同:制造国际冲突。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 (2)观点:福勒认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及大国对小国的不尊重,而非文明。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评价:冷战结束后,发生了许多世界冲突,主要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发动伊拉克战争等。这些冲突表面看确实是带有文明冲突的痕迹,但实质却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积极奉行单边主义,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 【解析】亨廷顿及其乔治·凯南的思想都强调制造国际冲突。美国实施的表现就是冷战中与苏联对抗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 由“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提炼出福勒的观点,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福勒强调冲突的原因在于国家利益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以美国为例举例证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5年,斯大林预测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在“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A. 西欧与东欧的对抗关系

B. 战胜国内部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C. 美苏两国的利益冲突

D.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关系

 

查看答案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出兵朝鲜和越南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奠定美苏两极格局的会议是

A. 华盛顿会议

B. 开罗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查看答案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你们就会看到,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的目的是

A.对抗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B.推动战后欧洲的联合

C.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            

D.维护其殖民霸权

 

查看答案

二战后在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的同时,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据此可知,当时的两极格局中

A. 冷战重心地区变更频繁    B. 美苏两国敌对意识淡化

C. 冷战出现持续缓和态势    D. 同盟内部关系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