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A 【解析】世界殖民帝国的先后更替顺序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每一个时期竞争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A正确;葡萄牙和荷兰不是工业革命成果,B错误;材料显然说明殖民秩序的不稳定,C错误;材料是先后更替的殖民体系,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 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 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 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查看答案

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最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由此推测欧洲教科书在叙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时重点写:

①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

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由于中国的自然河流多由西部山脉流向东部平原地区,因此对于政府而言促进商品流通的最大挑战是安排南北向的水路运输问题。隋朝开挖的大运河成为元、明两朝南北交通的核心。但明朝前期,大运河的枢纽地位却经历了从丧失到重新确立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

A. 元末农民战争的破坏

B. 明初政治中心的变迁

C. 东南地区市镇的兴盛

D. 江南雇佣关系的出现

 

查看答案

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主要原因在于

A. 松江农耕经济发达

B. 先进技术的推广

C. 王朝政府的提倡

D. 海外贸易的推动

 

查看答案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B.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C.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D.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