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

据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23年的总和。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对外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

C.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推动

 

C 【解析】据材料“2002〜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增,故C项正确;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主要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与对外贸易大增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80年建立4个经济特区,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主要指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程度加深,与对外贸易大增也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下列措施体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的是

A. 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B. 给企业以部分权利

C. 垦荒提高粮食产量

D.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查看答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

A. 新经济政策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形式

B. 新经济政策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 新经济政策加重了工人和农民的负担而曾遭反对

D.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客观而言,司徒雷登无论是在中美关系史上还是在更广泛的中国对外关系史上都终究是一个“政治上的小人物”。他的“大使”岁月只有短短两年时间,而在此之前的48年,他一直在中国从事传教以及教育工作,并因此获得尊敬。司徒雷登终其一生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数百名燕京大学师生走上街头游行,在队伍最前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作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主持燕大校务达27年之久,他骑着毛驴为燕大筹款的逸事至今仍在学林流传。应该说,司徒雷登在华50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中国社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直至被杜鲁门任命为驻华大使,他生活的重心以及命运才悄然改变。

——腾讯网

材料二

毛泽东说:“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

多年的教会学校,

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1)根据材料,概括司徒雷登在中国从事了什么活动,有何特点。

(2)根据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司徒雷登的看法。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乡村建设运动出现之初,王鸿一等人于1929年在河南设立了村治学院,形成所谓村治派,提出了实行乡村自治的理念。他们明确表示,成立村治学院的目的在于:“研究乡村自治及一切乡村问题,并培养乡村自治及其他服务人才,以期指导本省乡村自治之完成。”……在思想认识上,乡村建设派认为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梁漱溟说:“所谓经济进步,无非是生产技术与经营技术的进步,此种进步,均从小规模进于大规模,从零碎生产进于大批生产。这种情形,都是竞争的结果。……农业进步亦需要大规模的经营,与工业同。……农业既不能走竞争吞并的路,其经营复须相当的大规模,则舍农民同意的自觉的‘合作’,殆无他途。”……乡村建设运动的各个实验区都建立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农村教育机构。对农村教育最为投入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其农民教育部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想产生的教育建设方案不是偏于心理,或物质,或社会,或国家的任何一方面的建设,而是集中在一切建设的基础上作工夫;简言之,就是人的建设,或新民的建设。此种建设成功,则其他一切建设都易着手进行。”

——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

(1)根据材料,概括乡村建设运动中对农村的改造主要措施。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建设运动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或亚洲历史时相信西方,更具体地说,西欧社会经济历史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缺乏西方式的近代化发展,不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发展轨迹与西方不同,而是因为其本身的文化、政治、经济缺陷导致其历史的反常和歧变。而且,中国只能经由西方的冲击才能回到正确的历史轨道上来。按照费正清的观点,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漫长世纪中,落后封闭和自我中心的朝贡体制是中华帝国管理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它使中国孤立于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之外。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它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轰鸣声中黯然消失。

贡德·弗兰克严厉批判时下流行的世界体系理论等其他强调西方经济在18世纪及其以前占主导地位的论点。中国不仅是当时世界上主要制成品生产国,而且直到18世纪末仍然是全球贸易中心。相形之下,欧洲制造业并没有任何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当地产品相竞争的产品,因此,西欧各国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并不具有欧洲中心论者所强调的中心地位,相反,他们是通过参与亚洲内部的贸易活动牟取欧洲急需的财富,借助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白银购买中国商品。另一方面,美洲白银的输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扩大了原有全球性贸易网络。

——据赵刚《清代经济史:全球化与康乾盛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的任何一个观点。(论证要围绕主题展开;论点应有史实支持;论述要层次分明;语言要通顺流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