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黄宗羲批判君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提出“众治”主张。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出版、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这一时期,中西两种启蒙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了什么作用?

(3)从思想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远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

 

(1)反对君主专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好的构想。 (2)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冲击了儒学的正统,为儒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造成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伏尔泰等人的学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3)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严厉抑制异端思想,如大兴文字狱。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1)一中“批判君主专制”“众治”“循天下之公”和材料二中“反对君主专制”等表明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倡导”一词表明法国思想家更注重对于美好未来的构想。 (2)本题考查的是中西启蒙思想的意义。从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和启蒙运动思想角度思想回答。 (3)查的是中国启蒙思想不如法国启蒙思想的社会及思想意义的原因,这就要从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以及中国经济政策等方面考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日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日忙工。”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

A. 存在农业雇佣关系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丝织业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查看答案

明人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而窥其处心积虑,不过利我财耳,遂使此辈忘其本来,足高气扬,傲然自得。”材料信息表明当时:

A.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B. 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C. 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查看答案

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 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 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查看答案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井田制开始瓦解    B. 商品经济发展

C. 小农经济兴起    D. 家庭手工业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