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二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虽然这场并不彻底的革命迟到了数百年,

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但事与愿违,中国再一次与机遇失之交臂,可谓“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材料四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4)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1)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民族统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团结各民族进行革命。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解放。 (2)答案一:武汉。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或革命首先在此成功)。 答案二:南京。临时政府所在地(或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成功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错失的机遇”: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发展为先进的近代化国家。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民族观,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由材料“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1月”等可知,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民族统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团结各民族进行革命。 (2)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武汉、南京”等,结合近代孙中山革命实践的相关史实回答即可。 (3)本题要去学生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失败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成功在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失败在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发展为先进的近代化国家。 (4)由材料 “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方面,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新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大事、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产物;另一方面,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帝制、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队伍,思想上宣扬了民主共和并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 。故毛泽东说“我们研究党史……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昼出耘天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里所反映的经济形式是

A.刀耕火种    B.集体协作     C.小农经济     D.庄园经济

 

查看答案

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 经典力学体系形成

B. 蒸汽机大量使用

C. 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 对核能的利用

 

查看答案

当时巴黎公社委员佛兰克尔说"3月18日的革命完全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如果我们丝毫不为这个阶级谋福利那我认为公社本身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为了为无产阶级谋福利巴黎公社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公社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反映了

A. 当时农业高产丰收

B. 当时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C. 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 农业生态环境良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