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蔡锷在《军国民篇》中谈道:“甲午一役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

蔡锷在《军国民篇》中谈道:“甲午一役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此处北方诸省之乱是指(     )

A.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甲午一役后“”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可知此处北方诸省之乱是指义和团运动,C正确;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戊戌变法是改良运动,与材料“北方诸省之乱”不符,排除B;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时期政府发布的文告。根据所学推断该文告应发布于

A.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 辛亥革命期间

C. 新文化运动期间    D. 北伐战争期间

 

查看答案

“总的说来,西方希望新中国是正统基督教国,对西方友好。到了十一月,来自英格兰几乎所有重要传教组织的代表联名致函外相,要求英国继续其在中国内战中的绝对中立政策。”这则材料反映出

A.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 太平天国时期英国始终奉行中立政策

C. 太平天国要在中国建立正统基督教国

D. 太平天国运动得到所有教士们的同情

 

查看答案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清军重兵把守的大沽口。与此同时,英法军队协助清军防守上海,共同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这说明

A. 清廷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C.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

D. 清廷与英法既斗争又勾结利用

 

查看答案

《剑桥史》中这样记述:“1842年,《南京条约》取消了只准在广州进行中外资易和由广州特许的公行垄断商来进行中外贸易的限制,从而开始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这是因为《南京条约》的签订(    )

A. 开创了五个口岸通商的局面    B. 强化了清政府对外商的控制

C. 建立了中外通商的平等机制    D. 是清朝维护国家主权的产物

 

查看答案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变动频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这主要是因为

A. 内阁对议会未形成制衡

B. 总统操纵了国民议会

C. 法国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 法国政局长期不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