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拜上帝会的教义中,一方面说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凡天下男子,皆为兄弟;凡天下女子...

拜上帝会的教义中,一方面说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凡天下男子,皆为兄弟;凡天下女子,皆为姊妹。此之谓“上帝原来是老亲”。另一方面又说:“尔知我天父上帝要人生则生,要人死则死,是天上地下之大主宰么?”依据材料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

A. 矛盾的教义导致思想混乱

B. 以平等维系互助和以独裁加强纪律

C. 宗教实质是对农民的欺骗

D. 农民努力探寻和建设理想社会

 

B 【解析】教义中的平等取消了世俗的等级权威并使人人都可以走入天父的怀抱,而严酷和肃杀的宗教戒律收束了小农的散漫,故B项正确,C项错误;平等和独裁并不矛盾,而这也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故A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先生针对太平天国曾说过:“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 定都天京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金田起义    D. 提出《资政新篇》

 

查看答案

考古工作者在某庭院墙壁上发现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现湖北武汉)胡儿(指满洲贵族)呆如寒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标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金田起义

B. 三河大捷

C. 夺路西征

D. 挥师北伐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利用冲突——反映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

A. 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 材料充分、结论不含理

C. 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 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查看答案

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这段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查看答案

“古老帝国的大门已经被坚船利炮攻破后,西方国家眼中重于泰山的利权依然被当成仁慈的象征随意施给;在外人看来只是琐碎细节的入城、遣使、驻京等事则因悖于礼制,成了朝廷眼里的洪水猛兽,万万不可让步。”这

A.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外交

B. 体现了清朝“中体西用”的理念

C. 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反映了纲常名教在中国的崩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