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穆罕默德·阿里在中央设立了高级国务会议,下设军事、司法等7个部门,规定各部长官均...

穆罕默德·阿里在中央设立了高级国务会议,下设军事、司法等7个部门,规定各部长官均由他直接任免。全国划分7个省,省长由中央任免。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实行征兵制,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军队完全由他控制。上述材料说明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

①完全照搬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军事体制

②仿效西方只是一种名义,实质上并未借鉴西方

③使穆罕默德·阿里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权力

④虽然借鉴了一些西方元素,实际上是建立了封建政治军事体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D 【解析】①选项说法错误,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有一部分是结合自身国情所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完全照搬西方模式;②选项错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很多内容都是效仿西方,促进国家近代化;③选项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中央内部的任免权可以看出;④选项说出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实质。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埃及地处尼罗河平原,具有发展农业经济的良好条件。为此,穆罕默德·阿里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其主要措施包括

①推广改良农具

②大力兴修水利

③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

④实行按劳分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对埃及宗教长老阶层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埃及的特权阶层,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

B. 后来演变为封建主,成为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C. 1808年,其掌握的宗教地产享有免税权

D. 穆罕默德·阿里所采取的一些改革土地制度的措施,打击了其宗教势力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郭嵩焘的洋务理论超出了同时代的洋务知识分子,是系统的有机结合体。以通商为本,着眼于经济制度,尤其是他的重商富民思想已经达到了早期改良派所鼓吹的“工商立国”的认识高度,对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以政教为本,着眼于政治制度建设,主张走变通政治而非改革政治之路,他一直主张“有治人无治法”的开明专制,即在不触动皇权的前提下,由军机大臣主持政务,尽容变通,一切新政,鼓舞百姓为之。实际上是要恢复远古三代时期的以民为本,民情上通下达,君与民交相维系,上下同心协力的政教遗风余韵,对中国政治改革应立足国情,考虑到国人的心理承受度,而非盲目搬抄西方政治制度有着深刻的启示。以人心风俗为本,着眼于道德文化建设,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准,认为这是在为富强之路打下坚实的路基。虽然拿起的精神武器是传统的,而非近代的民主与科学,这是时代的局限,也是他个人思想的真实再现。但他已经触及到了国民的文化心理建构的问题,而中国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将会对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产生决定性影响。

——摘编自《论郭嵩焘与近代湖南绅士》,原载《船山学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嵩焘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郭嵩焘向西方学习思想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如果把巴黎和会比作一场战争,那么打得最英勇的是法国,输得最惨的是美国,而英国占到的便宜最多。法国人坚持要求德国赔偿所有的战争费用,而且还要把德国四分五裂、切成碎片。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原则”被英国和法国当作一个笑话。克里孟梭抱怨,上帝也不过只有“十诫”,威尔逊居然搞出来“十四点”。劳合·乔治说,威尔逊以为自己是个传教士,到欧洲来解放异教徒了。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之间也有矛盾,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联手愚弄威尔逊总统。他们明白,只要威胁不加入威尔逊心爱的“国联”,美国就会让步。威尔逊一步一步地后退,但却仍然梦想着,只要国联成立,就能扳回一局。

——摘编自何帆《凯恩斯在191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巴黎和会“打得最英勇的是法国,输得最惨的是美国,而英国占到的便宜最多”?并简要指出“三巨头”在和会上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梦想着“只要国联成立,就能扳回一局”的结果如何,并简要指明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初设四旗,分别以黄、白、红、蓝四色为标志,后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增加四旗,将原来旗帜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即满洲八旗......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八旗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努尔哈赤以八旗为纽带,将全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统制起来,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气蓬勃的社会机体。八旗制度是清朝基本的社会制度,也是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

——摘编自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

材料二京城宣统时候旗人总数多少呢?北京旗人大约20万户,人口大约100万,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旗人群体”。这个旗人群体不工、不农、不商,吃钱粮,一代一代传袭下来,靠国家供应,后来国家就供养不起了。八旗生计问题在康熙晚年出现了,雍正就很严重了。有的人没饭吃了,发到东北开垦去了,路费给你,给你点安家银子,这些人怎么肯到东北种地去啊,领完银子再跑回来。所以,八旗生计问题是困扰清朝政府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愈演愈烈。

——摘编自阎崇年《八旗制度的历史弊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军入关前八旗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不得照抄材料)

(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入关后八旗制度的主要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弊端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