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都反映了农民的愿...

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是太平天国纲领

B.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

C.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均未获得成功

D.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建立了民主政治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纲领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而《资政新篇》没有;《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而《天朝田亩制度》故C项错误;二者虽然都未真正实行过,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而《资政新篇》追求绝对平均主义;两者都主张反封建,但都没有成功。所以应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A. 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B. 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C. 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D. 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为中英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B.认为中国失败不可避免

C.认为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D.工业文明优于农业文明

 

查看答案

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国并行制    D. 内阁制

 

查看答案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A. 汉武帝    B. 唐玄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查看答案

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