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四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徽商发财致富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1)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 (2)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原因:勤俭,谦虚和朴实。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与壮大。 (4)投资田产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解析】(1)材料一“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材料二“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全家也”;材料三“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等关键信息归纳即可。 (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否有利来回答。 (3)原因:结合材料二中“徽人四民咸朴茂”来概括原因。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与壮大。。 (4)主流和原因:结合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占主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新变化的是(  )

A. 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B. 温饱问题获得解决

C. 政府发起“菜篮子工程”    D. 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查看答案

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特征”条件,包括: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这说明(  )

A. 人们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 章太炎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 旧有的婚姻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

D. 章太炎属于封建顽固派

 

查看答案

上海外滩曾经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这里聚集着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各大金融机构,这些建筑构成了著名的“万国建筑博物馆”。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C. 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D. 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倡导婚姻自由    B. 易服、废止缠足

C. 全盘西化    D. 反清革命

 

查看答案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

A. 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