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佃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

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佃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 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C. “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

D.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A 【解析】材料“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可以完全自主经营”反映了当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故农业生产发展,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的问题,故B错误;“不抑兼并”政策与农业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 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 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C. 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 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查看答案

明朝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这一评论说明

A. 小说已经在南北朝和唐朝盛行

B. 南北朝时期文学大多传录前代

C. 唐朝的小说以传奇为突出特征

D. 小说形式最终于明清时期形成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建国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国家职工人数(万人)

国家财政收支(亿元)

第1年

19505

2451

+6.0

第2年

20000

4532

-21.8

第3年

17000

4561

-65.8

第4年

14350

5044

-81.8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 调整城镇人口总量    D. 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

 

查看答案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本朝进士……真宗时,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表明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因为

A. 科举制有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B. 察举制下的官员无真才实学

C. 科举制能扩大封建社会统治基础

D. 察举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齐、秦等国军队打败了楚国。战后,召集诸侯盟会,还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温地。孔子编撰《春秋》时,违背秉笔直书的史书传统,将此事记载为“天王狩于河阳”。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春秋》作为史书是不可信的

B. 孔子想以此维护周天子的尊严

C. 孔子反对一味地固守传统做法

D. 孔子意在强调晋文公遵守礼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